【湖北日报2014年12月18日头版】
上月28日,湖北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中心在湖北经济学院揭牌,作为湖北省10大智库之一,该中心实行开放式运作模式,是科研成果转化的高端平台。
湖北经济学院一直以办“湖北的经济学院”为己任,紧贴我省经济建设发展实际,突显学科优势,重视智库建设,走出了一条校地互动育人发展之路,为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提供人才及智力支持。
搭建科研平台立足“校地相长”
“制作饺子皮需把饧好的面团搓成直径2、3厘米的圆柱形长条……”今年暑假,该校以国家级研究机构“汉语国际推广中华饮食文化培训基地”为依托,拍摄了文化纪录片《四菜一汤里的中国味道》,该片在全球117个国家的1079所孔子学院播出,推动中华饮食文化国际传播。
同时,该校紧紧围绕服务我省构建“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两圈一带”、“一主两副”等重要发展战略,建有1个国家级研究机构,4个省级研究机构,7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基地数量位居全省高校前列。
据了解,近3年该校科研经费总额近2100万元,获国家社科基金课题18项,国家自科基金课题7项,教育部课题31项,省政府采购重大招标课题4项,省重大调研课题8项,获省部级奖励20多项。
该校党委书记温兴生认为,学校以我省重大战略为切入点,立足学科优势,以基地建设为抓手,服务湖北出成果,构建高校科研平台体系,日益成为重要的“人才库”、“智慧库”和“思想库”。
校政共建抢占“智”高点
今年4月,以校长吕忠梅为组长的课题组对武汉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所进行了专题调研,其调研报告《探索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改革》刊登在中央党校的内部刊物《理论动态》上,获得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充分肯定。
一直以来,该校重视加强与地方政府合作,目前已合作共建了湖北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院、湖北数据与分析中心等8个研究平台,抢占“智”高点。
近3年来,该校提交的研究、调研和决策咨询报告获得副省级以上领导批示35人次,不少研究成果在全国和本省转化。
2013年,该校的湖北水事研究中心的《关于做好湖北水文章的系列成果》得到省委书记李鸿忠批示,为“千湖之省”的湖泊保护及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此外,该校坚持问题导向,注重应用对策研究,参与制定了我省市场体系建设、金融业发展等重大发展规划,并承担了我省智力成果采购项目等研究项目,为省政府决策提供理论支撑和政策建议。
校企合作实现“无缝”对接
上月21日,中国农业银行湖北省分行培训基地落户该校,双方继续深化合作,推进农行湖北分行品质发展,不断提升学校服务社会综合实力。
早在2009年,省物流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该校教授陶君成为武汉吴家山高桥产业园提出的物流园区建设方案,节约投资1亿多元。他领衔的课题组撰写出的10多篇调研报告,为我省物流产业的规模化、现代化提出了上百条建议。
2012年12月,该校碳排放权交易省协同创新中心进入培育阶段,成为省内各高校中唯一从事碳排放权交易的省级研究机构。2年来,围绕相关行业与企业的重大需求,组建了低碳经济宏观政策、温室气体统计核算等3个团队,为我省经济增长、节能减排事业贡献了重要力量。
移民区经济发展一直是湖北的大事。近年来,该校组织80多名师生,奔赴全省17个市州、48个县市、200个移民村开展调研,并完成了《湖北省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监测评估总报告》,帮助地方移民机构将有限的移民资金用在刀刃上,促进移民区经济发展。
吕忠梅表示,学校高度重视科研平台建设,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大力整合各项资源,加强有机互动,合理推进建设,努力为湖北综合改革“跻身前列”作出贡献。(湖北日报 记者 王理略 通讯员 常程 杨宏斌)